质量工程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质量工程>>教学奖励>>正文

教学标兵--贺小慧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08日 08:40    作者:    来源:    点击率:

贺小慧,中共党员,硕士,副教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专业,2003年7月来我校公共管理学院任教。

教学工作基本情况:

讲授的主要课程:

《公共政策导论》、《中国公务员制度》、《领导学》的教学工作。

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主持并完成校创新基金课题一项,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一项(贫困山区扶贫移民问题研究)并获年度三等奖。

发表的学术论文:

2003年至今共发表论文十余篇,分别发表于《晋阳学刊》、《人民论坛》(中文核心)等学术期刊,其中发表于《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的“论乡村价值与中国城镇化道路走向”一文被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主办的中国农村研究网全文收录刊载,并被中国改革论坛、中国乡村发现、西北乡村研究等多家网站理论版全文转载。发表于《人民论坛》的“家庭经营与农业现代化的结合”一文被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参考》全文收录。“服务型政府视角下的地方政府制度创新”一文获晋中市第四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论著《沿革与变革:政治权力运作体系下的中国乡镇治理》,获第二届山西省公共管理领域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参编教材《行政管理学》(普通高等教育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获奖情况:

2006年获山西农业大学、中共山西农业大学委员会共同颁发的“教学评估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09年获山西省教育厅颁发的山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教案”评选三等奖、“精彩多媒体课件”评选三等奖。2010年5月获山西农业大学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2010年9月在第十二届全省高校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中获三等奖,由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记个人二等功一次。

典型事例

在讲授专业课《公共政策学》的过程中,特别注意将时事热点的解析与教学案例的使用相结合,力求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将后者作为教学的终极目的,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育学生的人文情怀。在讲授教材中“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一部分内容时,采取了学生分组讨论与教师归纳引导的形式来辅助理论教学,曾以当前县域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为题,让学生模拟地方政府的政策决策。对于学生来说,这个选题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感性材料非常丰富,在收集和整理感性材料的同时,所学的相关理论又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学生不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了深度和广度,初步打开了学术视野,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达成了对学科价值的正确认识。

教学经验和体会

1.多向老教师学习

年轻教师尤其是新上岗的教师,一般容易在教授内容的理论性上出问题,盲目追求课堂气氛,把大学课堂变成了故事会,忽视理论教学,或者是在授课内容上避重就轻,对那些不好理解也不好讲的内容一带而过,甚至干脆不讲,这都是违背大学授课原则的,要想解决这个难题,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多听老教师的课,多向老教师请教,学习如何建立一个完整清晰的理论授课体系,如何深入浅出地讲授理论。这一点对于初任教的教师尤其重要,理论框架完整清晰才能在授课中少走弯路,提高成效。

2.因材施教

每一届学生的特点各有不同,在授课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已经形成的专业基础,据此调整授课的具体方式,在保证教学理论严谨完整的基础上适当增减内容,在教学案例的使用上也需要根据学生当下的关注点而有所调整。

3.教学和科研相结合

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中,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的深度与广度,使用得法还可以起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术视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