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字(2022)第4号
各学院(部):
课程教学大纲是执行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培养目标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组织教学、开展教学质量评价及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依据。为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配合2021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对本科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修订,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修订范围
本次修订对象为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全部课程(不含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二、修订原则
1.做实课程思政。所有课程要明确课程育人目标,充分挖掘课程中的德育、美育元素,明确必讲元素,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做好思政元素与课程教学的融入设计,确保课程育人目标达成。做到课课有思政,人人讲育人,关注学生价值观、事业观、道德伦理、科学思维的培养。
2.落实产出导向。贯彻OBE教育理念,根据学校办学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设定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目标安排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定学习成果、明确考核方式,明确课程对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有效支撑。
3.更新课程内容。对标“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要求,及时将学科、专业、技术、行业、产业最新发展成果引入课堂,避免过时内容和低水平重复,推动课程内容迭代更新,保证培养目标达成。
4.改革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和精讲多练的原则,注重启发式讲授、互动式交流、探究式讨论,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聚焦课程目标达成度提升,注重教育信息技术赋能的教学模式创新,融合多元化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强化技术赋能的混合式教育教学。
5.强化过程考核。根据课程性质和学科特点,建立过程评价与终结考核相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学校鼓励加强过程化评价,设置多元化的评价指标,合理分配成绩比例。
6.教材选用科学。优先选用最新的省部级、国家级规划教材、获奖的省部级精品教材或学校自编特色教材,有“马工程”教材的要根据规定选用“马工程”教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指定有效的文献资料;实验教材配套齐全,满足教学的需要。。
三、工作要求
1.各门课程教学大纲要对标各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与课程名称、课程编码、课程性质、课程类别、学分数和学时数等课程信息相一致。同一课程不同学时,教学大纲有明显差异的,以及不同专业开设有同名的课程,因教学要求、学分设置和课时量不同的,都应分别编制。
2.制定大纲时,格式和内容要力求规范,语言文字简明扼要,名词术语恰当准确,避免模棱两可的术语或定义。内容表述应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要求明确、重点突出、操作性强;标题、序号、标点符号等应当规范使用。教学大纲模板见附件。已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编写的教学大纲,对照新时期人才培养要求在原大纲模板基础上可适当调整教学大纲内容。
3.各学院(部)要重视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每门课程应成立编写组,指定负责人。编写组在制订过程中务必认真研讨,加强同专业不同课程内容之间的整合,避免疏漏和重复。各院(部)统稿教学大纲的印制版,按专业进行汇总,具体要求见附件4。
四、材料提交
1.所有课程教学大纲均由开课单位负责修订。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大纲由开课单位审核后统一提交教务部;其他课程以专业为单位汇总后提交教务部,专业所在学院应在大纲提交截止日期前主动向相关开课单位索要所承担的本学院各专业有关课程的教学大纲。
2.各学院(部)课程教学大纲(包括本系和外单位开设)提交时以学院为单位按专业名称分类,按照该专业培养方案中所列课程(包括单独设立实验课),以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计划顺序表排版,各专业均为一个独立的word文档,每个文档要建立目录,每门课程教学大纲要另起一页。课程编码以2021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编码为准。
3.各学院(部)需整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清单,并加盖学院公章(扫描成电子版附大纲后面)。学院需按照学校要求印制纸质版一式两份,一份学院保存,一份交教务部保存。
4.各学院(部)于2022年6月31日前将按专业整理的课程教学大纲以“XX学院(部)本科课程教学大纲”命名,发送至lizzyooy@126.com。待教务部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抽样审核后,以专业为单位编印装订成册。
附件:
1.2021版本科课程(理论)教学大纲模板
2.2021版本科课程(实验)教学大纲模板
3.2021版本科课程(实习实训类)教学大纲模板
4.课程教学大纲装订成册模板
5.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6.山西农业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
7.山西农业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清单
教 务 部
2022年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