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首页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通知公告>>正文

关于进一步加强实习管理防范安全风险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6日 11:18    作者:    来源:    点击率:

教务字(2025)55号

各教学院(部):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精神、省教育厅近期关于实习管理工作的重要提醒及学校实习管理制度等要求,当前正值暑期,师生实习工作各类安全风险交织叠加,为确保实习工作平稳有序,切实保障实习期间师生人身安全,有效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现就进一步加强实习管理和安全风险防范,确保实习期间师生人身安全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工作责任

 各院部务必提高政治站位,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深刻认识暑期安全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严峻性,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将实习安全管理作为重中之重抓实抓细。

 各院部主要负责人是实习安全第一责任人,须明确分管领导、专业负责人、实习指导教师(校内/校外)、辅导员等各岗位安全管理职责,结合本院部实际开展暑期实习工作情况明确责任分工和保障措施,全面排查风险,及时做好整改,防范和遏制各种安全事件发生,确保实习全过程安全可控。

二、强化源头防控,严把安全关口

 各院部应“防”字当头,组织师生全面排查实习全过程可能遇到的人身安全、个人信息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住宿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社交安全等方面的风险隐患,形成并动态更新风险隐患清单,开展各项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确保相关人员“知安全、会避险”。现有安排学生实习实践的院部,请根据附件(附件1:实习安全风险排查建议)开展安全排查,并于7月29日前将本院安全排查情况报教务部备案。

 实习单位或实习场所的选择须能满足教学需要、质量需要、安全需要、相对稳定等条件,规范签订相关实习协议,明确实习单位、学校、学生三方权责,包含安全管理职责、劳动安全保障、意外伤害处理、保险购买等核心安全条款。未按规定签订合作协议的,不得安排学生实习。

三、细化过程管理,筑牢安全防线

 各院部应注重实习全过程的管理和质量监控,选派经验丰富、业务素质好、责任心强、安全防范意识高的教师和技术人员全程管理、指导学生实习。定期深入实习现场或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了解学生动态和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并协调解决安全隐患和问题,建立并落实学生安全日报/周报制度,保障学生反映安全问题的渠道畅通,建立实习实训安全巡查和抽查机制等。

 同时,实习实践的报备和开展情况要及时通过教务系统本科生实习实践管理平台进行填报。各院部负责对接的实习实践基地应同步进行信息维护,上传实习协议,过期的实习协议要及时续签或终止安排实习,坚决杜绝管理盲区,确保实习全过程安全有序。

四、完善应急机制,提升处置能力

 各院部要联合实习单位针对实习期间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共同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包括自然灾害、工伤事故、交通意外、群体事件等。要细化应急响应流程与操作规范,建立快速响应机制,明确第一时间报告要求和基本处置程序;要畅通信息上报途径,明确上报时限,并对信息发布、舆情应对提出要求,避免不实信息扩散引发次生舆情。

 各院部须以对师生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对照本通知内容,全面排查本院部所有暑期实习项目,查漏补缺,逐项落实安全措施,并于7月29日前将本院部暑期实习应急预案(明确安全责任人、主要风险点及应对措施)报教务部备案。

附件1:实习安全风险排查建议

联系人:曾敏

联系电话:18734422596

材料报送邮箱:zm@sxau.edu.cn

教务部     

2025年7月26日

附件1

实习安全风险排查建议

一、组织制度。实习管理组织是否完善,实习安全管理工作相关规章制度是否健全、是否落实到位,安全责任是否压实等。

二、实习单位。是否选择专业对口、设施完备、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符合安全生产等法律法规要求的单位进行实习。实习单位资质、安全管理水平、工作环境、硬件设施条件是否满足实习要求,是否排除安全隐患等。

三、实习协议。是否签订三方协议,协议是否规范、权责是否清晰,协议是否包含安全管理职责、劳动安全保障、意外伤害处理、保险购买等核心安全条款。

四、安全教育。实习前是否开展全覆盖、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包括实习单位安全规章制度、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紧急避险与自救互救知识、传染病防护、特殊天气(高温、暴雨、冰冻等)防范应对等。是否明确实习期间纪律要求,是否明确告知紧急情况报告程序和联系人信息等。

五、过程管理。院部和实习单位是否分别选派经验丰富、业务素质好、责任心强、安全防范意识高的教师和技术人员全程管理、指导学生实习。是否定期深入实习现场或通过可靠方式(电话、线上平台、视频会议等)了解学生动态和安全状况,是否能及时发现并协调解决安全隐患和问题,是否建立并落实学生安全日报/周报制度,学生反映安全问题的渠道是否畅通,是否建立实习实训安全巡查和抽查机制等。

六、应急预案。院部、企业是否制定了实习期间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对包括自然灾害、工伤事故、交通意外、群体事件等在内的事项,细化应急响应流程与操作规范,建立快速响应机制,明确第一时间报告要求和基本处置程序,畅通信息上报途径,做好舆情应对预案等。